来源:财联社 日期:2024-02-25 08:58 链接:https://api3.cls.cn/share/article/1603012?os=CailianpressWeb&sv=833 2024全国两会即将召开,各地则在春节前陆续闭幕的地方两会公布了去年的经济成绩单。其中,广州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、重回全国第四城的2023年度成绩,引发了关注。
具体来看,2023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为30355.73亿元,同比增长4.6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317.78亿元,同比增长3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7775.71亿元,同比增长2.6%;第三产业增加值22262.24亿元,同比增长5.3%。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。
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表示,当城市的GDP迈入三万亿的层级时,意味着城市的能级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。
“尤其是对于广州来说,重回GDP第四城意义更大。作为传统的四大一线城市,因为2022年GDP的滑落至全国第五名,居重庆之后,引发了热议,舆论普遍认为广州跌出了一线城市阵营。但GDP维持一线城市的江湖地位,是广州对舆论的有力回击,也展现了广州经济的韧劲。”
在龙年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提出“二次创业”再出发,表示要“大干十二年,再造新广州,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”。
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5月提升
谢良兵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表示,广州GDP突破三万亿,从经济发展“三驾马车”的数据可见一斑: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值连续3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600亿元、创历史新高。
其进一步表示,这一数据背后主要有三方面推动力。首先是工业的强劲发展。数据显示,2023年8月起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连续5个月提升,前11个月实现增速转正,全年同比增长1.4%,尤其是合计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四成的汽车制造业、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速,双双转正。
与此同时,占广州GDP比重高达70%的服务业,也在向高价值链攀升;投资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,这其中,民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.6%,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接近一半。
在GDP迈进3万亿元之前,广州曾在2010年突破了1万亿元的大关,又在2017年跻身进入2万亿元俱乐部。但广州的经济发展并非一路坦途,作为传统的四大一线城市,2022年,广州GDP曾滑落至全国第五。
不过,多名城市研究专家在接受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采访时都表示,广州仍然具有很强的城市竞争力,其在一线城市中并未掉队。
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·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委副院长袁帅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表示,广州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,“首先,广州地理位置优越,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,具有天然的港口优势和物流便利。其次,广州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,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达,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此外,广州的产业结构多元化,涵盖了汽车、电子、化工、商贸等多个领域,有效抵御了单一产业的风险。”
谢良兵则认为,此前广州GDP跌至全国第五,有当时疫情等情况影响的特殊性,“广州在一线城市中并未掉队,只是相对低调,锋芒不如北上深。广州这座城市的韧劲是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,此次重回全国第四就是证明。”
其进一步表示,广州的城市竞争力得益于四大方面,“一是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广州的工业基础雄厚,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;二是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,一直都是广州的优势所在;三是广州的创新土壤坚实,全市R&D经费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;四是在地方债风险四起的当下,广州的政府债务情况十分健康,良好的地方财政状况也将成为广州城市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千亿母基金进一步助推新旧动能转换
广州作为一座老牌城市,近年来其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,这也是广州经济持续保持韧劲、并最终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谢良兵表示,“广州过去以汽车、电子、石化为传统支柱产业,不过随着“制造业立市”、“产业第一”等战略陆续推进,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,已成为稳经济的新制程。”
数据显示,2023年,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%以上。广州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,分别增至1.3万家和2.1万家,新增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25家、实现翻倍增长,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22家,增量全国城市第一。
广钢气体、慧智微、安凯微等广州企业在2023年实现了科创板上市。截至23日收盘,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别为141.04亿元、54.76亿元以及34.1亿元。
可以看到,当前在广州的资金投向,也更多地在往新兴领域倾斜。数据显示,2023年,广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.2%,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医药制造业两大重点行业投资,同比分别增长15.5%和26.6%。
去年,广州还大手笔成立了总规模2000亿元的母基金,真金白银助推广州产业升级和科创发展。据牵头组建方尊龙凯时介绍,1500亿元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和500亿元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,重点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、智能装备与机器人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领域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末,两大母基金已达成协议超600亿元,新设4支专项母基金及重大项目投资专项基金。
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表示,广州发布200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,旨在通过国资母基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。“这一举措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,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,为广州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。”
尊龙凯时方面表示,2024年将进一步推动两大母基金高质量运作。“加快设立一批子基金,并在现有投资机构中筛选一批与产投投资风格契合的机构加大合作,实现合作伙伴的优中选优。”
“大干十二年、再造新广州”
在日前召开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,广州将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,做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、新型显示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海工装备、新型储能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,抢占人形机器人、生命科学、蓝色能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”。
目前,广州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已正式动工,共开工319个项目,总投资超3200亿元,产业建设项目占比最高,达158个,总投资1969亿元。
对于广州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,谢良兵表示,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看,广州产业动能转化正在提速。一组数据显示,“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30%,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装备2个集群获评全国优秀;代表性行业中,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5万辆、增长1.08倍,‘智车之城’日渐成型。同时,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3%,122家‘四化’平台赋能智能工厂转型不断加速,广汽埃安已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‘灯塔工厂’。”
其进一步表示,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,经济发展不可独善其身,必须与整个湾区融入且联动;同时应继续扶持中小企业,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、独角兽企业、瞪羚企业等,毕竟广州的超大企业不多,但“专精特新”和“独角兽”富集,后者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“生力军”。
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则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表示,对于广州GDP突破3万亿元这点,还应当关注以下方面:“一是广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,如何平衡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;二是广州如何利用自身优势,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;三是广州如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联动发展;四是广州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,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问题。这些问题对于广州未来的经济发展,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谢良兵表示,广州经济发展目前也面临着挑战。“一方面是与其他地方相比,广州近年来获得的国家战略倾斜并不算多,同时作为为数不多采取三级财政的省会,其创造的税收既要用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,还要支援支援粤东西北的发展,因此,广州的可支配财力相对有限,自身发展就会受限。”